十八羅漢銅佛像是民俗思想的集中處
十八羅漢銅像是中國具有傳統(tǒng)特色的人物雕像,在佛教中佛像除了以女性為代表的觀音菩薩雕像,男性就以十八羅漢銅佛雕刻系列擺件最為經(jīng)典,十八羅漢銅佛像又稱阿羅漢,指能斷除一切煩惱,達到涅槃境界,不再受生死輪回之苦,修行圓滿又具有引導眾生向善的德行,堪受人天供養(yǎng)的圣者。
羅漢進入中國后,其生平、名稱、數(shù)量就有若干說法,這種不確定性,正好為藝術想象力的馳騁提供了可能。羅漢一進入中國,就穿漢式僧衣,這又將他們與中國普通人的生活連在一起。今天存世的唐宋羅漢,藝術成就較高的,有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看經(jīng)洞二十五羅漢,江蘇吳縣保圣寺十八羅漢(現(xiàn)存九身)、紫金庵十六羅漢,山東長清縣靈巖寺四十羅漢。
這些羅漢比例合度,表情細膩,容貌各異,衣褶表現(xiàn)流轉自如,都具有相當高的藝術性。雕塑羅漢之風一開,就不可收拾,從十六羅漢到十八羅漢,再到五百羅漢。因羅漢眾多,已無法將他們置于佛的身邊,只好專為他們辟一廳堂,羅漢堂這一中國土生土長的形式就出現(xiàn)了。
羅漢堂是男人的世界,這么多男子漢聚在一起,自然熱鬧非凡。而這五百羅漢的命名,本無嚴格規(guī)定,可根據(jù)情況進行改換。這種隨意性更為藝術創(chuàng)造大開了方便之門。在各代羅漢的塑像中,可以看出這么一個趨勢,年代較早的除了有些詭形殊狀表示從域外而來外,一般還是正襟危坐、道貌岸然的。
越到后來,羅漢越普通人化,到最后,羅漢堂內成了各種民俗思想的集中處,羅漢們表現(xiàn)出市俗百態(tài)而顯得生動活潑。昆明筇竹寺五百羅漢,藝術水平極高,可以稱得上是泥塑的上乘之作,但羅漢的形象盡為市井中人,哪里還有一點超凡脫俗之氣。其中十八羅漢最為熟知。因此十八羅漢銅雕佛像也是最常見的。
銅雕產(chǎn)生于商周,是以銅料為胚,運用雕刻、鑄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種雕塑。銅雕藝術主要表現(xiàn)了造型、質感、紋飾的美,多用于表現(xiàn)神秘有威懾力的宗教題材。銅佛像就是其中的一種。現(xiàn)代雕塑里,銅雕在裝飾物這一塊所占的分量越來越重要。相信在以后的發(fā)展中銅雕也會十分受人們歡迎的。
推薦產(chǎn)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銅關公雕塑款式和擺放
- 體育運動雕塑在校園中有著怎樣的作用
- 校園雕塑的作用
- 作為設別系統(tǒng)的城市雕塑
- 廣場雕塑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
- 雕塑的價格相差的原因
- 適合安裝在校園雕塑有哪些
- 銅雕塑中的紅銅和黃銅有什么區(qū)別
- 雕塑廠家如何設計以城市為主的主題性雕塑
- 校園雕塑廠家在制作校園景觀小品時的設計要求